中国洗协

权威解读!新发布国家标准《运输包装指南》解读

2019-03-12中国标准信息服务网

 《运输包装指南》国家标准解读

  一、背景情况

  在物流飞速发展的今天,运输包装件的保护、环保等性能都逐渐被社会大众所重视,设计出合理的、保护性能完好的运输包装,需要从技术、经济、政策等多个层面入手,最终形成满足要求的运输包装。2008年12月20日中日韩三国在东京举行运输包装技术交流会成立亚洲工业包装会议,并发表东京宣言。为贯彻落实东京宣言,2010年7月3日中日韩三国在中国包装联合会举行预备会议,决定起草三国共同标准《运输包装指南》,在此基础上,申报国家标准《运输包装指南》。2015年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组织等公司成立项目工作组,对中日韩《运输包装指南》进行了分析,中日韩的《运输包装指南》主要针对大型机电产品的运输包装,并未涵盖运输包装的全部内容。所以本标准在中日韩《运输包装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型产品的包装要求,重新制定了标准框架,使其更全面的覆盖运输包装。

  二、目的意义

  运输包装产品从生产者运送到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采用运输包装。运输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条件和不同储运方式等若干因素的影响。在考虑运输包装方案的同时,除了满足需方的要求和遵守相关的限制事项之外,最终影响运输包装方案的三大因素是包装的保护功能、总体成本和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运输包装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一切可以预想到的运输、贮存和装卸等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能够从实际发生的各种影响下保护运输包装件不受损害。但是,如果运输和仓储部门不充分了解包装功能的话,即使原本是适合于安全运输的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极有可能遭遇到不恰当的处置,从而也不能确保运输包装件的安全。

  因此,与流通过程有关所有部门,包括生产者、需要者、包装部门和储运部门等都有责任交换为实现恰当的包装和安全的运输所需要的信息,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确保运输包装件的安全运输。在关注日益增长的环保要求的同时,将从生产者到需要者的交付成本控制到最低限度,使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本标准旨在为与流通过程有关的所有部门提供使运输包装件损失最小化的指导和建议。

  三、主要内容

  本标准提供了为实现恰当的运输包装和安全运输的操作程序的指导和建议,给出了在包装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包装件的装载和固定以及运输包装试验验证、监测和改进各阶段需要考虑的要点和有关信息。

  (2)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的内容包括:需方要求和限制事项、包装的保护功能、总体成本、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包装件装载和固定、试验验证、监测和改进。这章的内容是指南标准不可缺少的技术要素,简明扼要的提出了运输包装需关注的基本要素。是运输包装指南的整体思路。

  (3)包装方案的确定

  a)内装物特性:内装物的特性往往决定了包装的方式,只有充分了解内装物特性,才能选择合理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本节引用了GB/T 12123部分内容。

  b)需方要求和限制事项:尊重需方要求和和考虑有关限制事项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与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密切先关。

  c)危害因素:介绍了流通环境中的众多危害因素,以及这些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这有助于确定与自身产品和包装损坏的直接危害因素。流通中的危害因素是发生货损的直接外因。只有熟悉流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才能制定或者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输试验大纲,试验验证的结果才更加准确。

  d)内装物的防护:内装物的防护主要是防水、防潮、防锈、防霉和缓冲包装,参考了GB/T 7350、GB/T5048、GB/T 4879、GB/T4768和GB/T 8166等标准,可根据内装物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防护方式。

  e)包装方式:分为箱类包装、桶罐类包装、袋类包装、托盘包装等,标准中给出了各种包装容器和制品的引用标准和适用范围,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包装容器。

  运输包装的方案由内装物特性、需方要求和限制事项、危害因素三个方面来确定,然后选择内装物的防护和包装方式。这5节内容共同组成了包装方案。

  (4)包装方案的实施

  a)包装容器设计与制作:给出了包装容器与制作的建议,同时也提出了特殊流通环境下的建议。

  b)内装物的准备:根据内装物的特性,包装前对内装物进行适当的处理,有助于保护内装物的安全,不同的内装物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本节给出了通用的处理方式。

  c)包装作业:对包装作业现场、包装内的固定、封缄作业、标志和运输文件等给出了建议信息。

  此章内容包含了容器的设计与制作、内装物在包装前的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包装作业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5)包装件的装载和固定

  a)装载:合理的装载是避免发生或损的重要方法,给出了一些装载的方法和要求。

  b)固定:合理的固定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坏。固定目的、方法、材料等给出了建议。

  装载与固定与运输包装的质量关系紧密,本章给出了装载与固定的一般性原则。本节内容主要参考了《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欧洲经济委员会货物运输单元装载规则(货运单元规则) 》。

  (6)运输包装试验验证、监测与改进

  a)试验验证:通过实验室来验证包装件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快速发现包装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试验结果修改包装件,以达到满足标准的要求。

  b)监测:主要是监测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的状况,可为使用者提供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的真实信息和数据。

  c)改进:根据监测的数据可为试验标准的修订,改进包装或内装物的设计。

0